14. 除权、除息是什么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
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,如送股、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,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(每股净资产)有所减少,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,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,从而形成的剔除行为。除息是因为公司向股东分配红利,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(每股净资产)有所减少,需在该事实发生后,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的行为。强制除权除息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,避免因投资者不了解分红情况,以未除权除息价格参与交易而受损。
除权就像是给股票“瘦身”,当公司股本增加,比如送股或者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,股票数量变多了,那每股代表的公司实际价值就少了,所以要把股价降下来,让价格符合公司实际情况。除息就是公司给股东分了红利,公司的钱少了,每股代表的价值也少了,同样要把股价降下来。强制除权除息是为了防止投资者稀里糊涂地按原来价格买卖股票,最后吃亏。比如你买了一个套餐,里面有很多东西,现在商家把套餐里的东西减少了,价格自然也要降,不然对消费者不公平,除权除息就是这个道理。
某上市公司决定进行每10 股送 5 股的送股方案以及每 10 股派现 2 元的分红方案。在送股方面,由于股本增加,原本每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被更多股票分摊,每股实际价值下降,因此需要除权。在除息方面,公司向股东派现后,公司资产减少,每股净资产也相应减少,所以要进行除息。在除权除息日,该公司股票价格会根据送股和派现情况进行调整。假设除权除息前股价为 50 元,经过计算调整后,股价可能变为 32 元左右(具体计算根据除权除息公式),以准确反映公司因送股和派现导致的每股价值变化,保护投资者在后续交易中的利益,避免因不了解分红情况而以过高价格买入股票。
15. 除权除息价是否就是除权除息日的开盘价?
除权除息价只是作为计算除权除息日股价涨跌幅度的基准,证券的开盘价为当日该证券的第一笔成交价。除权除息日的开盘价并不一定等于除权除息价,其受市场供求关系、投资者对公司未来预期、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,可能高于、低于或等于除权除息价。
除权除息价就像是一个“参考价格”,用来衡量当天股价涨跌的起始点。而开盘价是当天股票开始交易时第一笔成交的价格。就好比一场跑步比赛,除权除息价是起跑线的标记,但运动员实际起跑的位置(开盘价)可能因为各种原因,比如运动员的准备情况(市场供求、投资者预期等),不一定正好在标记处。除权除息价是根据公司分红方案算出来的,而开盘价是由市场上买卖双方在开盘瞬间的交易情况决定的。
宁德时代在进行分红后,计算出了除权除息价。然而在除权除息日,其开盘价并未与除权除息价一致。由于市场对宁德时代未来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发展前景持续看好,投资者大量买入,使得开盘价高于除权除息价。相反,某传统制造业公司在除权除息日,因行业竞争加剧、公司业绩预期不佳等因素,投资者抛售股票,导致开盘价低于除权除息价。这充分说明除权除息日的开盘价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,与除权除息价没有必然的相等关系。
16. 如何计算除权(除息)价?
除权(息)价的计算公式为除权(息)参考价=[(前收盘价 - 现金红利)+ 配股价格 × 股份变动比例]÷(1 + 股份变动比例) 。特殊情况下,证券发行人可以向交易所申请调整上述计算公式,经交易所同意后,向市场公布。该公式综合考虑了公司分红(派现、配股等)对股票价格的影响,通过数学计算得出一个反映公司分红后股票合理价格的参考值。
这个公式是用来算出公司分红后股票应该值多少钱的。前收盘价就是分红前一天股票的收盘价格,现金红利是公司给股东分的钱,要从原来股价里减掉这部分价值。配股价格和股份变动比例涉及到公司配股情况,如果有配股,要把配股带来的价值变化算进去。最后通过这个公式算出来的价格,就是除权除息后的参考价格。打个比方,你有一堆苹果,原来值100 元,现在从中拿走了一部分(现金红利),又加进来一些不同价格的苹果(配股),然后要重新算算这堆苹果现在值多少钱,这个公式就是用来做这个计算的。
某公司前收盘价为30 元,实施每 10 股派现 3 元(即每股派现 0.3 元),同时每 10 股配 3 股,配股价格为 20 元的分红配股方案。首先计算股份变动比例,每 10 股配 3 股,股份变动比例为 0.3。然后代入公式除权(息)参考价 =[(30 - 0.3)+20×0.3]÷(1 + 0.3) = (29.7 + 6)÷1.3 = 35.7÷1.3 ≈ 27.46 元。通过计算得出该公司除权除息后的参考价格约为 27.46 元,投资者可以此为参考,结合市场情况判断股票在除权除息后的价格走势和投资价值。
17.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分红,投资者需要进行什么操作吗?
派现、送股、转增股都会自动转入投资者证券账户,无需投资者手动操作,具体到账日期会在上市公司公告中明确说明。这体现了证券交易结算系统的自动化和便捷性,保障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分红时能顺利获得应得权益。
当上市公司进行分红时,不管是直接发钱(派现),还是送股票(送股、转增股),都不需要投资者自己去做什么特别的动作。就像你在网上买东西,商家承诺送赠品,到时候赠品会自动一起寄给你,不用你额外申请。上市公司会通过证券交易系统,把分红的钱或者股票直接放到投资者的证券账户里,投资者只要关注上市公司公告,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到就行。
海康威视进行年度分红,采用派现和送股相结合的方式。公司公告明确了派现金额、送股比例以及到账日期。在到账日,持有海康威视股票的投资者无需进行任何操作,派现金额自动存入投资者的证券账户资金余额中,送股则直接增加到投资者的股票持仓数量里。投资者登录证券交易软件,即可看到账户中资金和股票数量的变化,轻松享受上市公司分红带来的收益。
18.什么是涨停板和跌停板?
为了防止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生暴涨暴跌而影响市场正常运行,有些证券交易所对每日股票买卖价格涨跌的上下限作出规定,即涨跌停板制度。涨停板是指当日股票价格上涨达到规定的上限幅度,此时股票价格停止上涨,只可在涨停价格或低于涨停价格进行交易;跌停板则是当日股票价格下跌达到规定的下限幅度,股票价格停止下跌,只可在跌停价格或高于跌停价格进行交易。不同证券市场的涨跌停板幅度可能不同,例如我国A 股市场一般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为 10%,ST 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为 5% ,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为 20%。
涨跌停板就像是给股票价格的涨跌设定了一个“速度限制”。涨停板就好比汽车行驶到了限速的最高值,不能再加速了;跌停板则像汽车减速到了最低限速,不能再减速了。比如一只股票昨天收盘价是 100 元,在 10% 涨跌幅限制下,今天涨停价格就是 100×(1 + 10%) = 110 元,跌停价格就是 100×(1 - 10%) = 90 元。当股票价格涨到 110 元时,就达到了涨停板,此时买家只能以 110 元或更低价格下单买入,卖家也只能以 110 元或更低价格卖出;当股票价格跌到 90 元时,就是跌停板,买家只能以 90 元或更高价格下单买入,卖家只能以 90 元或更高价格卖出。
在2021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期间,比亚迪股票表现强劲,多次出现涨停板。假设比亚迪某一日收盘价为 200 元,在 20% 涨跌幅限制的创业板市场中,次日涨停价格为 200×(1 + 20%) = 240 元。当日开盘后,由于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高度看好,大量投资者买入,股票价格迅速上涨至 240 元,达到涨停板,此后股价一直维持在涨停价格附近交易,显示出市场对该公司的强烈追捧。相反,当某上市公司突发重大负面消息,如财务造假被曝光,其股票可能出现跌停板。例如某公司股票前一日收盘价为 50 元,在 10% 涨跌幅限制下,次日跌停价格为 50×(1 - 10%) = 45 元。消息公布后,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,股价开盘后迅速下跌至 45 元跌停板价位,全天在跌停价附近成交,表明市场对该公司的极度悲观预期。
19. 什么是换手率?
换手率也称“周转率”,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,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。其计算公式为换手率 =(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 / 发行总股数)×100% 。换手率越高,表明该股票交易越活跃,投资者买卖频繁,市场对该股票的关注度较高;换手率越低,则说明股票交易相对冷清,投资者参与度较低。
换手率就像是一个班级学生座位的更换频率。如果换手率高,就好比班级里学生经常换座位,说明大家对座位的需求很活跃;如果换手率低,就像学生很少换座位,比较安静。对于股票来说,换手率高意味着这只股票在市场上被频繁买卖,大家对它很关注,可能是因为公司有新消息、行业有重大变化等。比如一只股票发行总股数是1 亿股,某一天成交量是 1000 万股,那么这一天的换手率就是 (1000 万 / 1 亿)×100% = 10% 。一般来说,新股上市初期换手率往往较高,因为市场对新股比较好奇,投资者买卖积极。
某只新股上市首日,由于市场对其充满期待,众多投资者参与交易,成交量巨大。假设该新股发行总股数为5000 万股,上市首日成交量达到 2500 万股,那么上市首日换手率为 (2500 万 / 5000 万)×100% = 50% ,这显示出该新股在上市首日交易极为活跃,市场关注度极高。而一些业绩平淡、缺乏热点的股票,换手率可能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。例如某传统制造业公司股票,发行总股数为 2 亿股,某一周的成交量仅为 100 万股,该周换手率为 (100 万 / 2 亿)×100% = 0.5% ,表明这只股票交易冷清,投资者对其兴趣不大。投资者在分析股票时,换手率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,结合股票的其他信息,能更好地判断股票的活跃度和投资价值。
20. 什么是蓝筹股?
蓝筹股是指长期稳定增长的、大型的、传统工业股及金融股。这类股票通常具有稳定的业绩、较高的股息派发、较大的市值以及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等特点。在证券市场上,蓝筹股代表着高质量的投资标的,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。例如在我国A 股市场,工商银行、中国石油、贵州茅台等大型企业的股票常被视为蓝筹股。在国际市场上,像可口可乐、强生、宝洁等知名跨国公司的股票也属于蓝筹股范畴。
可以把蓝筹股想象成学校里的“优等生”。这些公司在行业里实力很强,业绩一直都比较好,就像优等生成绩稳定优秀。它们还经常给股东分红,就像优等生经常给班级带来荣誉。而且公司规模大,影响力强,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。比如贵州茅台,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,业绩持续增长,每年都会给股东派发丰厚的股息,市值在 A 股市场名列前茅,是典型的蓝筹股。投资者购买蓝筹股,往往是看重其稳定性和长期投资价值,希望通过长期持有获得稳定的收益和资产增值。
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美国的强生公司作为蓝筹股的代表之一,展现出强大的稳定性和投资价值。强生公司在医疗保健领域拥有广泛的业务,产品涵盖药品、医疗器械、消费品等多个领域。其业绩在全球经济波动中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增长,持续向股东派发股息。投资者长期持有强生公司股票,不仅获得了稳定的股息收入,随着公司的发展,股票价格也不断上涨,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。在我国,工商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蓝筹股,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稳定的盈利模式。其每年的净利润可观,持续为股东分红,股票市值在A 股市场占据重要地位。在市场波动时,工商银行股票价格相对稳定,成为众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用于平衡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。
21. 什么是题材股?
题材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,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,成为股市的热点。这些题材可以是国家政策导向、行业发展趋势、突发事件、科技创新等因素引发的。题材股的股价波动往往与该题材所涉及的事件或因素密切相关,当市场对某一题材关注度提升时,相关题材股股价可能大幅上涨;反之,当题材热度消退,股价可能回落。例如,当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,涉及新能源汽车生产、电池制造、充电桩建设等相关企业的股票就成为题材股,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。
题材股就像是带有热门“标签” 的股票。这些 “标签” 可能是国家要大力发展某个行业,或者出现了一个能改变行业格局的新技术等。一旦有了这些热门 “标签”,市场上的投资者就会对相关股票感兴趣,觉得这些公司未来可能会因为这个题材而赚更多钱,所以就会去买这些股票,股价也就容易涨起来。比如 5G 技术开始大规模建设时,那些生产 5G 通信设备、提供 5G 技术服务的公司股票,就因为 5G 这个热门题材,股价出现大幅波动。但要注意,题材股的热度可能来得快也去得快,因为很多时候只是市场的一种预期,公司实际业绩不一定能马上跟上。
在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,口罩成为全球紧俏物资。生产口罩的企业股票瞬间成为市场关注的题材股。例如某上市公司原本业务较为多元化,但因其具备口罩生产能力,在疫情期间口罩需求大增的背景下,其股票受到投资者疯狂追捧。股价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,从原本的每股 10 元左右,最高涨至每股 50 元。然而,随着疫情得到控制,口罩供应逐渐充足,市场对口罩题材的热度迅速消退,该公司股票价格也随之回落,又回到了疫情前的价格区间附近。这体现了题材股受市场题材热度影响,股价波动较大的特点。又如,当国家提出 “碳中和、碳达峰” 目标后,新能源、节能环保等相关题材股持续受到市场关注,像太阳能、风能发电企业,以及从事碳排放监测、碳交易相关的公司股票,股价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呈现上升趋势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炒作和投资。
尚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